藝術工作坊|Art is Everywhere

Date

2021年06月27日 (日)


Time

下午2時至4時


Venue

香港藝術館


Speaker

白雙全


對象

視覺藝術老師


Language

Cantonese


Fee

Free


Notes

Limited admission; first-come-first-served.


 

藝術工作坊|Art is Everywhere

 

藝術是甚麼?藝術與身邊一切息息相關,是對當下發生事物的回應。

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時常回應當下問題,但活在當下的觀眾對當代藝術是否又有足夠的能力去理解?我們又如何把當代藝術介紹給學生呢?是次工作坊試圖以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去解答,從時代背景、思考方式到創作手法檢示當代藝術與當下的關係。

藝術家白雙全現邀請視覺藝術老師當一天的當代藝術家,用當代藝術家的想法來編寫一堂美術課。工作坊著重親身體驗,我們會一同探索當代藝術的創作手法,透過小組討論及實習,把經驗編製成一個美術課程,回到課室應用。

 

* * * * *

關於白雙全

 

白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修神學。他從事攝影、繪畫及概念藝術等不同媒介的創作,作品關於人與人、城市和自然之間的感通。

白氏曾獲頒2005年及2008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行為藝術獎」、2011年《亞太藝術雜誌》年度最傑出及展望的亞太藝術家之一、2012年中國當代藝術獎的最佳藝術家獎、2012年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視覺藝術)等,亦曾代表香港參展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

 

藝術工作坊|Art is Yet to Come

Date

2021年06月12日 (六)


Time

晚上6時至8時


Venue

MUDWORK(油塘茶果嶺道610號⽣利⼯業中⼼)


Moderator

NG Ka Chun


Language

Cantonese


Fee

Free


Notes

Limited admission; first-come-first-served.


藝術工作坊|Art is yet to come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透過創作連結⽇常。

⽊槌,與⼿⼯製作相關的⽤具,代表著⼯藝精神,視⼯作的需要有不同的型態與規格。隨著社會發展,⽊槌的應⽤已經不⽌於在⼿⼯製作相關的⾏業如⽊⼯、⾦⼯和⽪⾰加⼯等,還包括⽤作按摩的⽊槌、拍賣⾏⽤的拍賣槌,和法庭⽤的法槌等等。藝術家吳家俊將邀請是次活動中的參加者,嘗試學習基本的⽊⼯技巧,⾃⼰動⼿DIY創造個⼈特⾊的⽊槌。

在當今的種種事物都籠罩⼀⽚紛擾的社會環境中,平靜下來⽤⼿觸摸溫暖的⽊塊能帶給⼈⼼靈上的安撫,再學習簡單的⽊⼯技巧,動⼿把材料雕琢成帶有個⼈特⾊的⽊槌,讓創作連結⽇常的需要。

 

日期:2021年6月12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6時至8時

主持:吳家俊

地點:MUDWORK(油塘茶果嶺道610號⽣利⼯業中⼼)

Language: Cantonese

名額有限,費用全免,先到先得!:https://forms.gle/qu3QY26foBrUkj5D9

 

* * * * *

 

關於吳家俊

 

吳氏於2008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他的作品多以雕塑或裝置的方法呈現,除日常物件的重塑再造,也進入到一些社會場景,探討城市發展、自然環境等題目。

近年他參與了多個公共/社區藝術計劃,包括「港鐵。藝術」、「邂逅!山川人」、「M+ Rover」計劃等。作品「水泥乒乓球枱」於藝術推廣辦事處「公共藝術計劃2015」中獲選。

藝術家講座|見微知著:從日常發現藝術


Date

2021年06月03日 (四)


Time

晚上7時30分至9時


Venue

大館賽馬會立方


藝術家講者

梁美萍博士


嘉賓講者

梁美萍博士


Moderator

米哈博士


Language

廣東話,設英語即時傳譯


Quota

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Fee

Free


 

藝術家講座|見微知著:從日常發現藝術

 

每日可見的事物,看似尋常,卻呈現出我們的生活,又默默無言的觸動我們。透過好奇、觀察、 想像,我們體會或感悟這些微小事物的重要性,並將這些事物與個人、社會、族群,甚至歷史連結。

藝術家梁美萍博士以敏銳的觀察力,穿透你我都經歷過的日常生活,發現當中的細節,並將靈感作試驗,化為其藝術創作 。「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有幸邀請到梁美萍博士以她的個人經歷及藝術創作作分享,並與大館當代美術館即將舉行的展覽The Poetic Heritage: Artists’ Responses to Heritage Discourses策展人譚學能先生與「藝述」計劃總監米哈博士進行對話,透過交流及問題進一步探究如何從日常,發現藝術。

* * * * * *

主持與講者簡介

梁美萍
梁氏創作涵蓋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公共藝術及社區藝術等。她以研究為基礎,在創作中將裝置、多媒體、社會空間等多種元素及平台進行實驗性融合。梁氏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教授,和視覺藝術院視覺藝術及文化發展中心總鑑。

譚學能
譚氏從事藝術及文化遺產的工作,過往經驗主要涉及與歷史,記憶和地方營造相關的藝術項目。他對探索文物保育與當代藝術的批判與創意關係尤感興趣,正策劃相關的展覽,該展覽將於今年八月於大館當代美術館開幕。

米哈
本名何建宗,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為「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總監,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1a Space副主席,以及香港文學館理事。著作包括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短篇小說集《餡餅盒子》、散文集《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昨天喝了河豚湯》等。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三季

Date

2021年04月24日 (六) 下午3時半至5時半
現代藝術|張景威

2021年05月02日 (日) 下午3時至5時
Contemporary ArtSHAM Hoi Yee, Debe

2021年05月08日 (六) 
米哈蝸牛會|何建宗(米哈)

2021年05月08日 (六) 3:00 PM - 5:00 PM
Hong Kong Art History|Janet Fong 

2021年05月15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媒體與攝影|李泳麒

2021年05月16日 (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考察導賞團|丁穎茵

2021年05月22日 (六)
下午3時至6時半|
導賞技巧|梁展峰 

2021年05月29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藝術與空間|伍韶勁 


Language

Cantonese


Fee

免費(學員需事先支付港幣800元按金,在出席至少70%課程及帶領導賞團後,按金將全數奉還,學員亦會獲得帶領導賞團的津貼資助。)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三季
 
計劃將招收對當代藝術同導賞有興趣嘅公眾人士。參加者唔需要有藝術基礎,凡有興趣了解同學習如何講述藝術,都歡迎你報名成為工作坊嘅學員!
 
工作坊會為學員提供一連六節有關藝術知識同表達技巧嘅課堂,提升佢地對當代藝術嘅觀察,詮釋及鑒賞能力,以及溝通、表達同導賞技巧。完成培訓後,我們期望學員可以活用到課堂中吸收到嘅知識,係導師嘅指導及計劃統籌嘅協助下,係今年7至9月設計同帶領最少一次嘅公眾導賞團。

藝術工作坊|Art is Music is Art

Date

2021年05月11日 (二)


Time

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


Venue

一拳書館(深水埗大南街169-171號大南商業大廈3樓)


Speaker

Dr. WONG Chi Chung, Elvin


Language

Cantonese


Fee

Free


Notes

Limited admission; first-come-first-served.


 

藝術工作坊|Art is Music is Art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旋律、是節奏,是我們透過音樂去抒發、去感受的途徑之一。

音樂一直像個無限的天空。它本身是藝術之一,而它的滲透性又能夠在其他不同藝術載體中出現,幾乎可以説是無處不在。

資深電台DJ和樂評人黃志淙博士邀請工作坊的參加者,透過選擇一首歌、音樂,或者一張唱片,一人一故事,分享它怎樣開啓自己通往無邊無際的藝術世界。可能是配樂、屬於錄像、電影、劇場、舞蹈、裝置等等;又可能是聯想或想像,關於畫作/雕塑/塗鴉等等。

黃志淙也會帶備影響和啓發自已的一些心水選擇,與大家分享一些難忘的故事!

 

* * * * *

關於黃志淙

黃氏為著名電台DJ、樂評人,亦是資深音樂文化教育人,現任香港大學通識教育總策劃。
他多年來致力推廣本地和國際文化藝術,着眼國際音樂和本地獨立音樂文化,曾策劃多個跨文化項目,曾與國際知名音樂人David Bowie及Peter Gabriel等合作。黃氏目前擔任商業電台節目《Chi Chung's Choice》主持。

藝術工作坊|Art is Touch

Date

2021年03月27日 (六)


Time

3:00 PM - 5:00 PM


Venue

1a空間(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Speaker

林繁盛


Language

Cantonese


Fee

Free


Notes

Limited admission; first-come-first-served.


 

藝術工作坊|Art is Touch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以觸覺去感知世界。

當我們欣賞藝術時,通常最先會想到我們「看得到」甚麼,或是「聽得到」甚麼,很少會提到觸感,因為藝術品大多是不可觸碰的。但對藝術家來說,在創作藝術時,很大程度上要靠觸覺去感受,從而使藝術品達到自己心中想要的效果。

對雕塑家林繁盛來說,從事雕塑時,除了要靠視覺觀察,亦要以觸感與其創作產生聯繫,塑造出想要的形狀。是次工作坊中,林繁盛將會帶參加者以泥塑為經驗,感受何謂藝術是觸覺。

從點、線、面中純粹觀察,於眼、手、心中純粹連結。

* * * * * 

關於林繁盛

林氏為香港雕塑家,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學士及碩士課程,從事以人體為主的雕塑近8年。

除了製作立體雕塑外,他亦掌握雕塑類模具製作,以及金屬鑄造技術。

林氏現為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及  香港藝術中心客席講師。

藝術工作坊|Art is Experience

Date

2021年03月13日 (六)


Time

下午1時至3時


Venue

1a空間(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Speaker

卓韻芝


Language

Cantonese


Quota

20人(先到先得)


Fee

Free


Notes


 

藝術工作坊|Art is Experience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經驗,是創作者的親身感受所累積而成的見聞、知識或技能,而創作就是藝術家透過藝術將自己的經驗展現出來。觀眾的經驗,亦會影響他們理解藝術的方法及角度。不同人的經驗或者相似,但不盡相同,如此藝術就產生了很多的可能性。

跨媒體創作人卓韻芝涉足不同的媒體界別,包括文字、電台、電影、視覺藝術等等,多年來於文化藝術界工作的經驗令她明白到要理解藝術,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親身接觸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與他們交流想法。她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進修美術時的學習經驗、課餘的生活及學校的文化、風氣亦影響她不少。

在是次工作坊中, 她將會和大家分享她過往於創作、工作及學習藝術時的豐富經驗,她亦會分享她和其他藝術工作者的互動交流,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影響她對藝術的定義。

* * * * * 

關於卓韻芝

 

卓氏為香港知名跨媒體創作人,身兼作家、電台唱片騎師、電視節目主持人、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等多重角色。她曾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美術,現居香港。  

 

卓氏的創作屢獲嘉許,創作題材廣泛,曾於多個年度獲選中學生十大好書,2016年出版的《旅行之必要》獲第二十九屆香港印製大奬最佳出版(旅遊文化)及香港金閱獎;她亦曾憑藉電影創作獲得香港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初戀嗱喳麵》2001)、台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初戀嗱喳麵》2001)、金紫荊獎最佳編劇提名(《出埃及記》2007)及IFVA公開組銀獎(《打錯》2012)。

藝術工作坊|Art is Caring


Date

2021年03月07日 (日)


Time

3:00 PM - 5:00 PM


Venue

藝術到家(土瓜灣道94號美華工業中心B座12樓B7室)


Speaker

YEUNG Sau Churk, Ricky


Language

Cantonese


Quota

20人(先到先得)


Fee

Free


 

 

藝術工作坊|Art is Caring

藝術是甚麼?中國藝術家徐冰講過,藝術並不是魔術,而是關懷。

藝術除了講美學外,是否還應包括倫理面向?誰可以參予藝術創作?誰有權享受藝術?藝術必定是以一件制成品呈現?那麼,一個概念、一個行動、一項計劃,可以嗎?哲學家福柯質疑過如果一盞吊燈是藝術品,那麼生命本身是否也可以是一件作品。

當今民粹抬頭、科技霸道、生態變壞,價值混亂,人心需要治愈,藝術可會是一劑良藥?

藝術工作者楊秀卓將會透過藝術工作坊「Art is Caring」,分享藝術家如何運用創作去關心和回應社會,並與參加者透過小練習互相關懷,發揮藝術治愈的力量。

* * * * *

楊氏畢業於香港大學藝術系及比較文學系,曾是一位活躍於八、九十年代的藝術家,現為一位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向來積極策動社區藝術項目,以培育廣大觀眾對香港城市的欣賞能力和本土意識為己任。其作品曾於香港城市大學、香港藝穗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視覺藝術中心、Para Site 藝術空間、沙田大會堂及香港大學展出。楊氏於2007年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藝術教育)」。

他在人到中年的時候,辭去做了十八年的會計工作,浪遊歐州十五個月。回港後一貧如洗,從返大學讀書,跟相差廿多年的同學一齊上課。畢業後,他投身教育,一教又是十八年。以藝術聯繫社區是楊氏一直以來的信念,他曾擔任「錄影力量」的主席、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視覺藝術科)的成員、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的主席、以及鄉土學社的委員會成員。從2009年起,楊氏身兼明報文化副刊「星期日生活」中的藝術教育專欄作家。楊氏相信藝術可以改變世界,相信藝術教育可以為學生充權。至今依然堅持這個信念,未來也會。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二季

Date

 2021年01月23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
現代藝術|張景威 & 陳雅雯

 

2021年01月30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Contemporary ArtSHAM Hoi Yee, Debe

 

2021年02月20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藝術與空間|伍韶勁

 

2021年02月27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媒體與攝影|李泳麒

 

2021年03月06日 (六)
下午3時至5時|
導賞技巧|梁展峰 

 

2021年03月13日 (六)
下午4時至6時|香港藝術歷史|方敏兒  


Language

Cantonese


Fee

免費(學員需事先支付港幣800元按金,在出席至少70%課程及帶領導賞團後,按金將全數奉還,學員亦會獲得帶領導賞團的津貼資助。)


Notes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二季

《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誠意呈獻第二季藝術導賞員培訓工作坊!

在這個「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註釋當代藝術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講述當代藝術,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見解,並在適當的指導及訓練之後,做到「人人都是導賞員」。我們期望,受培訓後的導賞員,不單可以帶領觀眾遊走於展覽,向觀眾講解實質資料,更能夠以自己獨特的詮釋力,啟發觀眾以不同角度看藝術,從而進一步推動香港當代藝術的發展及擴大觀眾群體。

計劃將招收對當代藝術和導賞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參加者不需要有藝術基礎,凡有興趣了解和學習如何講述藝術的人士,都歡迎報名成為工作坊的學員。工作坊為學員提供一連六節有關藝術知識與表達技巧的課堂,以提升他們對當代藝術的觀察,詮釋及鑒賞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與導賞技巧。完成培訓後,我們期望學員可活用課堂中吸收到的知識,在導師的指導及計劃統籌的協助下,於下個季度設計和帶領最少一次的公眾導賞團。

◈ 另設最少一次考察導賞團,日期待定。

*因應疫情最新情況,課堂有機會於網上進行,屆時會通知學員有關消息。

藝術工作坊|Art is Beyond Visual

Date

2021年03月20日 (六)


Time

3:00 PM - 5:00 PM


Venue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


Speaker

黃靖


Language

Cantonese


Quota

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Fee

Free


Notes


 

藝術工作坊|Art is Beyond Visual

藝術是甚麼?藝術可以是超越平面視覺的影像,是以肢體作為表達方式的表演。

除了語言,我們於溝通時常常會用到肢體動作去表達自己,有時候,肢體甚至比語言更能表達我們的內心。在創作的過程,我們會想以藝術去講述自己的故事,而藝術的表達形式並不局限於平面創作,表演藝術可以是更立體更生動的另一選擇。

在是次工作坊中,唱作歌手黃靖就會透過當代形體劇場訓練,教導參加者如何以肢體創作自己的作品,以及表演屬於他們的故事。

* * * * *

關於黃靖

黃氏為香港唱作歌手,以一級榮譽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主修舞台設計及導演。音樂風格受英倫民謠、藍調和搖滾影響,至今推出了四張唱片《Last Breath of Youthful Melancholy》、《How to Disappear》、《生活的小偷》和《我穿過青春》。

黃氏曾受邀到不少大型音樂節演出,包括2015年Clockenflap和自由約,2016年夏天澳洲阿得雷德OzAsia Festival,以及2017年10月韓國首爾Zandari Festival和PAMS,更曾為國際級樂團Belle & Sebastian、Kings of Convenience和Andrew Bird等擔任暖場嘉賓,亦分別走訪30多個城市舉行個人巡演。他亦於不同單位擔任導師,包括文藝復興基金會、一個人一首歌等,幫助培訓香港年青音樂人及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