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講座|從舊事物啟動新創作

日期

2021年12月19日 (日)


時間

下午3時30分至5時正


地點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講者

劉學成先生


主持

米哈博士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術家講座|從舊事物啟動新創作

 

從舊事物所看到的不只是時間的流動,過去的事物亦承載著歷史,是大眾的共同回憶。同一物件對各人來說也可有不同意義,許多人就有收集舊物的興趣集慣,弄物溯源,而雕塑及裝置藝術家劉學成也是舊物收藏家之一。劉學成喜愛收集香江舊物和舊日書刊,醉心物件背後的人情世態,更會從新整理和審視自己收集的東西,從造型、材質、色彩等入手,再加以分析和轉化,成為不同創作的起點,啟動創作。是次的講座中,劉學成將分享他如何從造型,材質,手藝中感受雅與美,從舊器物中找到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用當代藝術之手法創作新的路徑,為後世留下過去與當下的一點痕跡。

 

* * * * * *

講者與主持簡介

 

劉學成

 

劉學成以雕塑和裝置為主要創作媒介,於2005年取得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學士學位,並在2007年獲取該校的藝術碩士學位。

 

自2003年起,劉氏參與多個在香港舉辦的聯展,並在2006及2008年舉辦個人展覽《規律——劉學成個人行動》、《詩前想後》、《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測不準定理》及《向你好說你好》。2007年被選為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藝遊鄰里計劃」的推介藝術家之一,2008年於美國波特蘭參與駐場藝術創作,並在2010至2014年多次於韓國參與藝術家駐場計劃。近年他的作品於世界各地展出,包括美國、澳洲、法國、韓國、中國大陸和香港,並成為本地和國際收藏家的藏品。他在2016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奬(視覺藝術)。

 

米哈

 

本名何建宗,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為「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總監,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1a Space副主席,以及香港文學館理事。著作包括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短篇小說集《餡餅盒子》、散文集《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昨天喝了河豚湯》等。

 

主辦機構:1a空間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藝述工作坊|Art is Engraving

日期

2021年12月22日 (三)


時間

下午7時至9時


地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講者

江凱勤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述」工作坊|Art is Engraving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經歷琢磨的美學主張,以工匠精神刻畫當代的人文價值。

作為具有三千年傳統的國學藝術,篆刻有著千百年來沈澱和累積的規範和基礎,但亦因此被貼上墨守成規的標籤,其發展被大眾誤以為停滯不前。當藝術發展已由古典主義經歷過現代進入當代,當概念和新媒體藝術盛行,篆刻在二十一世紀應該如何自處?

藝術家江凱勤就以「當代篆刻」作為藝術主張,研究在傳統基礎上更上層樓,通過系統化篆刻歷史和借鏡其他當代藝術來延續篆刻的創作生命。他將會於是次工作坊介紹篆刻的源流歷史及自己的創作,並帶領參加者實踐雕刻篆印。

 

* * * * *

關於江凱勤

 

江氏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榮譽學士,和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的篆刻課程導師,亦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駐村藝術家。他專精於將現代字體設計和概念藝術結合篆刻創作,其作品曾被商業機構和私人收藏。

藝術工作坊|Art is Human

Photo by Kelly Hebestreit.

日期

2021年12月12日 (日)


時間

下午12時半至4時半


地點

Cross Lab(九龍新蒲崗大有街32號泰力工業中心)


講者

Florence Lam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述」工作坊|Art is Human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工具,以抽象和詩意的方式表達、記錄和處理記憶和感受,有時甚至比我們思想能夠識別的速度更快。

身體能夠承載的記憶有時候比頭腦更多,在行為藝術中,身體是藝術表達的原材料,再由純粹行爲和其他輔助的材料激活。在"Art is Human"中,藝術家Florence Lam將嘗試帶領參加者提高對自己身體和身處的環境的意識,探索每個人擁有的獨特的「材料」,包括:自己身體本身的型態、社會對你的期望、你的經歷和情感等等。通過一系列的身體練習,我們將尋找一些方法,讓這些元素所給予你的能量能夠在你的藝術表達中得到處理和轉化。

 

* * * * *


關於Florence Lam

Florence Lam於1992年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於香港生活與工作。她以wonder和心理學上的魔法思考作為靈感,透過行為藝術,文字,影像和聲音,將當代倫理問題與孩童般的世界觀結合。目的是探索通過物理身體和言語的特性所成就出來思想的孕育性和不育性,作為人類價值觀和精神理解演化的暗示。她於2014 年在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7 年在冰島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她曾於亞洲和歐洲等地展覽,包括香港牛棚藝術村(2021),香港Hidden Space(2020),台北南海 藝廊(2019), 羅馬當代藝術博物館(2018),冰島Kling & Bang 畫廊(2018),蘇黎世歐洲宣言展( 2016)等。藝術節包括冰島A!行為藝術節(2019),德國奧斯納布魯克YUP 行為藝術節(2019), 烏克蘭利沃夫ZABIH 行為藝術節(2019),冰島雷克雅維克藝術節(2018),波蘭盧布林行為藝術平 台(2017),冰島時序藝術節(2017),挪威卑爾根開放行為藝術節(2017)等。她曾在德國波恩Bundeskunsthalle 為Marina Abramović 的「The Cleaner」回顧展(2018)擔任reperformer,並在 法蘭克福舊歌劇院「A Different Way of Hearing - The Abramović Method for Music」擔任 facilitator(2019)。她是「Per.Platform」(成立於2021 年的香港現場藝術平台)的聯合創辦人和聯合策展人。

 

藝術工作坊|Art is Urbanism

日期

2021年11月6日 (六)


時間

下午6時至8時


地點

合舍(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講者

黃宇軒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述」工作坊|Art is Urbanism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可以改變城市的力量。

藝術家及城市研究者黃宇軒在思考「藝術是什麼?」前,會先從「城市是什麼」出發。城市空間有它本來的邏輯,對黃宇軒來說,藝術的力量,可讓我們超越這些邏輯,獲得自由,令城市變成屬於我們的,可以用來享受、享樂和對話的環境。

黃宇軒將會於是次工作坊,分享城市研究和藝術創作的想像,並在分享結束後,跟參與者嘗試以散步為方法,來一點對話。

 

* * * * * 

關於黃宇軒

黃氏為香港藝術家及獨立策展人,亦是一位城市研究學者,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取得地理系博士,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黃氏的研究、創作與關注課題包括當代城市研究、當代藝術、公共文化、香港研究等。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五季

課堂

2021/10/23(六) 下午3時 - 5時半

藝術賞析|米哈


2021/10/30(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當代藝術|陳育強


2021/11/20(六)上午11時 - 下午1時

社會參與藝術|岑愷怡


2021/11/27(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繪畫|楊秀卓


2021/12/4(六)下午12時 - 1時半 / 下午2時 - 2時半

導賞技巧|梁展峰


2021/12/11(上午11時 - 下午1時

香港藝術歷史|方敏兒

 

活動

2021/11/13(六)時間待定

考察導賞團|丁穎茵


2021/11/6(六)下午2時半 - 3時半 / 下午3時半 - 4時半

米哈蝸牛會1|米哈


日期待定

米哈蝸牛會2|米哈


◈ 所有上課日期及時間均有機會改動,請以最新消息為準。

【第五季】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 


在「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詮釋當代藝術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講述當代藝術,分享自己的見解,並在適當的指導及訓練後,人人也可以是導賞員。

導賞員培訓後,不單帶領觀眾遊走展覽,講解實質資料,更能以自己獨特的詮釋方法,啟發觀眾以不同角度看藝術,進一步推動香港當代藝術的發展及擴大觀眾群體。

 

|藝術導賞員訓練工作坊|

計劃招收對當代藝術和導賞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參加者不需要有藝術基礎,凡有興趣了解和學習如何講述藝術的人士,都歡迎報名參與。

一連六節課堂,提升學員對當代藝術的觀察、詮釋及鑒賞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與導賞技巧。本季度更增設兩個全新課堂主題:「繪畫」及「社會參與藝術」,從多範疇了解當代藝術。

完成培訓後,我們期望學員活用課堂知識,在計劃統籌的協助下,於下季度設計和帶領最少一次的公眾導賞團。因此,課堂以外,設有「考察導賞團」觀摩真實情況;學員在「米哈蝸牛會」與計劃總監會面,進一步練習導賞及構思自己的公眾導賞團。

 

語言:廣東話

費用:全免(學員需事先支付港幣800元按金,在出席至少80%課程及帶領導賞團後,按金將全數奉還,學員亦會獲得帶領導賞團的津貼資助。)

主辦:1a空間

贊助: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 成功報名之學員將於 2021年10月15日或之前收到確認電郵。

藝術工作坊|Art is Encounter

Photo courtesy: Ray Leung@TR Concept and Visual Atelier

日期

2021年09月25日 (六)


時間

下午3時至5時


地點

藝術到家


講者

嚴瑞芳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術工作坊|Art is Encounter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從未知與不確定中尋找可能。

 

迎接偶然、迷失,漫無目的地行走可以是一種主動的參與。在文藝史中,這些是打破自己慣性,穿透現代社會理性框框的一些途徑。在心神不寧的時候,不妨讓自己非理性地專注於身邊出現的事物,收集並思考一些觸動你的細節,當中可能會出現或微小或重要的省思。

 

是次工作坊的藝術家嚴瑞芳會由聲音與聆聽的角度出發,向參加者介紹不同的機遇之法,包括飄移、聲音圖譜和錯置等,最後與參加者一起進行即興聲音創作。

 

* * * * *

 

關於嚴瑞芳

 

嚴氏為跨媒介藝術家,是由藝術家營運的非牟利機構「天台塾」聯合創辦人之一,以及藝術家組織「L sub」的成員。嚴氏的藝術實踐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包括如何重讀歷史、如何透過藝術行動聯結社群。她經常以一種視覺記錄的方式去介入現實文本,從逸聞、軼事去揭示歷史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域的關係,以影像和錄像裝置創作半虛構的視聽敘事體。她的作品又啟發自對聲音、影像和展演的研究。

 

嚴氏獲得2019/2020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於2018年獲得WYNG 大師攝影獎,以及香港攝影樣本書獎2021二獎 。她主要參與的項目及展覽包括:Landskrona Foto Festival (2020,瑞典蘭斯克魯納)、個展「一介之逆」(2019,香港JCCAC)、國際藝術家電影(AFI) 系列放映(2018,倫敦白教堂美術館,英國)、油街實現委約作品《看管時間的人》(2018)

藝術家講座|藝術家作為街坊的想像


日期

2021年09月18日 (六)


時間

晚上7時30分至9時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


藝術家講者

程展緯先生


主持

米哈博士


語言

廣東話


名額

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費用

免費


 

藝術家講座|藝術家作為街坊的想像

 

藝術家程展緯一向透過其創作去理解及認知事物。他認為自己除了是位藝術家,亦是一個公民,一個「街坊」,他以其藝術創作去產生聯繫,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於是次的講座,程展緯將會分享他於大埔社區進行的實踐和研究,期望與觀眾探討社區日常行動的想像和可能。

* * * * * *

講者與主持簡介

 

程展緯

程氏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作為側重概念導向和社會介入的香港藝術家,他在城市內外遊走於創作者和觀察者的角色。他透過作品中離奇可笑的幽默感回應與質疑社會與政治問題。

 

過去二十年間,程氏參加多個展覽和駐場計劃,包括韓國光州雙年展(2018)、香港大館的開幕展 《拆棚》(2018)、英國Blackbur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的駐場計劃和個展 (2008)、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的駐場計劃和個展(2006)、美國紐約PS1藝術中心的駐場計劃(2000)等。2016年,他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2019年,他的《卧底》計劃被提名

 

米哈

本名何建宗,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為「賽馬會當代『藝述』普及計劃」總監,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1a Space副主席,以及香港文學館理事。著作包括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短篇小說集《餡餅盒子》、散文集《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昨天喝了河豚湯》等。

藝術工作坊|Art is Memory

日期

2021年09月4日 (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地點

1a空間


講者

葉雯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藝術工作坊|Art is Memory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記憶的累積。

繪畫記著過去,同時想像未來,是其中⼀種最原始的藝術創作。

從執筆前我們就會繪畫,⽂字之前是符號,⽽符號正是影像及思想的反映。創作就像⼀種與⽣俱來的能⼒,透過筆觸、節奏、⾊調,我們往往就能從畫⾯中感受到創作者的情緒思想。

是次⼯作坊的藝術家葉雯將會分享個⼈創作的藝術經驗,並誠邀參加者⼀同以繪畫記錄過去,創作出屬於⾃⼰獨有的記憶作品,讓繪畫說故事,探索當中的精神性。

 

* * * * *

關於葉雯

 

葉氏生於香港,2017年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榮譽學⼠,主修繪畫。她的創作圍繞記憶、童年和自我探究過程,以過去與想像建造出自有抽象及開放的詮釋空間。

她於2017年獲香港特別⾏政區政府獎學基⾦外展體驗獎,於保加利亞及芝加哥進⾏藝術家駐留計劃,2019年獲藝發局新苗藝術資助展覽《某年某地》,作品先後於香港、美國及東歐展出。葉⽒曾被邀與多個文化及商業單位合作聯乘創作,並策劃藝術教育活動。

 

 

藝術工作坊|Art is Timeless

日期

2021年6月29日 (二)


時間

晚上7時至9時30分


地點

1a空間


講者

何兆南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


備註


 

藝術工作坊|Art is Timeless

 

藝術是甚麼?藝術是超越時間,將片刻化為永恆的存在。

攝影術離不開時間與光,曝光時間可以是一瞬間亦可以是數天,但不變的是把景物與時間定格起來,成為一種永恆。攝影隨著數碼化成為主流的攝影媒介後,其方便快捷改變了人類生活,除了觀察方法外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藝術家何兆南將會於是次活動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亦會分享最近透過傳統攝影中的另類顯影方法,探索攝影中的精神性。參加者亦能一起拍攝與即場顯影,體驗生產影像中的微妙與喜悅。

* * * * * 

關於何兆南 

何氏生於香港,於2006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他的藝術創作始於攝影,並持續發展至行為、繪畫及混合媒介裝置。 

何氏的作品探討日常生活的奇妙與無奈、靈性與存在,以及香港的社會狀態。2013年,他創辦了「百呎公園」,一個策劃展覽及促進藝術交流的非牟利藝術空間。2019年,共同發起藝術家海外駐留項目「過海的.藝術計劃」。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四季

課堂

2021/7/10 (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現代藝術|米哈 

2021/7/24(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當代藝術|岑愷怡 

2021/7/31(六)上午11時 - 下午1時

媒體與攝影|李泳麒 

2021/8/7(六)時間待定

考察導賞團|梁展峰 

2021/8/14(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香港藝術歷史|方敏兒 

2021/8/21(六) 上午11時 - 下午1時

藝術與空間|伍韶勁 

2021/8/28(六)上午11時 - 下午1時

導賞技巧 丁穎茵

 

*計劃設有〖米哈蝸牛會〗,詳情待定。

**所有上課日期及時間均有機會改動,請以最新消息為準。


語言

廣東話


名額

30人


費用

免費(學員需事先支付港幣800元按金,在出席至少70%課程及帶領導賞團後,按金將全數奉還,學員亦會獲得帶領導賞團的津貼資助。)


 

導賞員培訓工作坊|第四季 
 
在這個「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註釋當代藝術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講述當代藝術,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見解,並在適當的指導及訓練之後,做到「人人都是導賞員」。
 
我們期望,受培訓後的導賞員,不單可以帶領觀眾遊走於展覽,向觀眾講解實質資料,更能夠以自己獨特的詮釋力,啟發觀眾以不同角度看藝術,從而進一步推動香港當代藝術的發展及擴大觀眾群體。
 
當代藝術導賞員訓練工作坊
計劃將招收對當代藝術和導賞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參加者不需要有藝術基礎,凡有興趣了解和學習如何講述藝術的人士,都歡迎報名成為工作坊的學員。工作坊為學員提供一連六節有關藝術知識與表達技巧的課堂,以提升他們對當代藝術的觀察,詮釋及鑒賞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與導賞技巧。完成培訓後,我們期望學員可活用課堂中吸收到的知識,在導師的指導及計劃統籌的協助下,於下個季度設計和帶領最少一次的公眾導賞團。
 
主辦:1a空間
贊助: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